股票配资平台平台 飙上热搜!个人消费贷贴息细节来了
【导读】消费贷款领域又一次“国补”落地,防范贴息资金套取挪用风险
事关个人消费贷贴息,更多细节公布!
8月13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和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问。
值得一提的是,#个人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可享贴息#的词条近期冲上微博热搜榜,且热度持续提升。截至发稿,该词条仍保持在热搜榜第三位。
来看详情——
政策期限一年
到期后将视情况研究是否延长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称,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
贴息对象为:居民使用的相关贷款经办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大体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1/3,政策实施期为1年。支持范围既包括商品消费,也包括服务消费。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的贴息政策,贴息对象是向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银行贷款,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主要消费服务领域。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可以贴息1年,上述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为100万元,单户享受贴息最高1万元。
廖岷表示,两项政策到期后,还会开展效果评估,研究视情延长政策的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和调整贷款经办机构的范围。
本次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支持的范围包括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消费领域。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负责人王波表示,支持发展服务消费有利于促进全方位扩大内需。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46.1%,对居民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
同时,支持发展服务消费有利于稳定和扩大就业。2024年我国服务业就业占就业人员总数的48.8%,其中餐饮住宿、居民服务、文体娱乐等行业就业人员较上年增长明显。此次贷款贴息政策支持的行业都是就业带动作用强的服务业领域,政策实施将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增强经营主体的发展信心,激发发展活力,更好发挥就业的带动作用。
消费贷款领域又一次“国补”
借款人无需额外操作
廖岷注意到,此次贴息政策被称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又一次“国补”。“这可以说是非常形象,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扩大消费的重视程度。”
廖岷称,此次贴息政策的补贴方式更精准、支持消费的力度更大、惠及的范围更广、贴息的流程更高效。与常规贷款办理流程相比,个人消费贷款借款人主要需要授权经办机构识别相关贷款账户的交易信息,用于贴息资金的测算。两项贴息政策涉及的贷款利息扣减、贴息资金申请等工作均由经办机构来负责,借款人无需额外的操作。
财政部金融司司长于红进一步解释称,借款人在申请个人消费贷款签订相关贷款合同的同时,只需要增加一个操作,就是要授予贷款经办机构相关权限,允许其识别贷款发放账户或者指定账户的交易信息。借款人可通过短信、手机App等方式知晓享受财政贴息的具体情况,不需要其他额外操作。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方面,借款主体同样不需要进行贴息申请,只需要按照正常信贷流程在银行办理贷款即可。经办银行收到财政贴息资金以后,对经营主体已经付的利息,一次性向经营主体返还对应的贴息资金。对于经营主体没有支付的利息,贷款经办银行在后续向经营主体按期收取利息时将直接扣除对应贴息资金。
个人消费贷款用于非消费领域
将无法取得贴息资金
于红强调,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支持的是消费者合理的借贷需求和真实的消费行为,如果借款人使用个人消费贷款用于一些非消费领域,或是其他违规套利行为,这不属于政策的支持范围,将无法取得贴息资金。
同样,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的条件,核心是要将贷款资金用于经营活动。贷款资金必须合规用于正常的经营活动,例如拓展空间、优化布局、提升硬件、增加业态、人员培训、产品研发等,重点是要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供给能力,不能用于投资理财和套利活动。
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也强调,将引导经办银行严格按照行业管理部门审核检查结果申领贴息资金,并动态跟踪贷款流向,加强资金用途管控,确保资金合规和有效使用。同时,将指导各金融监管局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执行情况纳入日常监管,配合财政部门适时对贷款经办机构贴息资金的申请、拨付、清算等情况开展核查。
廖岷表示,财政部门将配合金融监管部门督促贷款经办机构认真做好贷款管理,维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股票配资平台平台,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贷款经办机构对借款人授信时,要基于借款人的真实需求和信用状况,不得借贴息政策诱导消费者进行借贷。
华夏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